远法新“枫”景|一条跨越千里的感谢微信

发布时间:2024-07-03 点击数量:124

“非常感谢各位法官的帮助,我很满意…”远在千里之外务工的小彤的父亲在事情结束后,通过微信给承办法官表达谢意。

微信图片_20240703143121.jpg

事情还要从几年前说起,2017年,赵某与韩某登记结婚后生下小彤,一家三口过起了和和美美的小日子。可好景不长,曾经的感情终抵不过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双方于2023年离婚并签订离婚协议,协议中约定小彤由父亲赵某抚养,母亲韩某每月按时支付抚养费直至小彤成年为止。韩某在支付了半年的抚养费后便不再支付抚养费,赵某遂诉至法院。

案件审理期间,因赵某远在外地务工,无法到庭应诉,法官通过电话积极联系双方当事人进行线上调解。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针对孩子的抚养费问题久争不下,情绪激动,赵某认为自己独自抚养女儿十分不易,韩某作为孩子母亲,未尽到抚养义务,说起来都是怨气。韩某则认为孩子长期跟随父亲生活,母女关系逐渐疏远,心里不是滋味,故不愿支付抚养费。

考虑到此案背后是血缘亲情,一纸裁判不仅不能缓解两人敌对的关系,还会给孩子造成感情上的伤害,承办法官以母女亲情作为切入点,对韩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抚养费的给付对孩子健康成长和学习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也请她多体谅孩子父亲的不易,做出退让。

经承办法官耐心地疏导,韩某逐渐认识到给付抚养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己感情用事不履行抚养义务是极其不理智的行为。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韩某承诺将按时给付抚养费,并会定期去探望女儿。至此,该起纠纷在法官的温情调解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事后,承办法官向双方发放《关爱未成年子女提示卡》,提醒他们做合格的家长,多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要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有爱的成长环境。双方在收到《提示卡》后,均表示会仔细阅读并依照执行,尽到父母职责。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乎每个家庭,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利用调解化解双方的纠纷可以维护亲情和谐,及时给离婚当事人发放《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也能更好地守护孩子的成长。远安县法院将继续加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力度,坚持能动司法理念,积极探索和贯彻落实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的新举措、新要求,为妇女儿童提供更加多元、优质的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