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法青年说|给年轻干部的21封信

发布时间:2024-08-19 点击数量:847

为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展现新时代法院青年风采,远安县人民法院推出“远法青年说”栏目,登载“远法之星”基层故事、“绿水青山”悦读会读书笔记、“法官教法官”述学心得、清廉诗歌散文等原创作品,激励全院干警在学思践悟中奋进成长。本期,让我们听一听远安县法院工业园区人民法庭法官助理李珊分享《给年轻干部的21封信》读后感。

DSC02296.jpg

读书思廉

工业园区人民法庭法官助理 李珊

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叫做《给年轻干部的21封信》。本书采用了朱光潜先生《谈美书简》的类似体例,一改平日里政治类书籍严肃的风格,通过信件的形式和谈心的模式,深入探讨了廉洁与贪腐背后的底层逻辑和深层含义,循循善诱的文字,从历史、文化、人性的思考角度打开这个微妙的话题。

作者在前言里写道:“万物都有灵魂,同身体和躯干相比,魂才是生命的精华。无论是树还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要守住那点灵魂的东西,历尽劫波,阅遍繁华,初心仍在、真淳不减。”在我看来,此处作者所想表述的灵魂就是存在于我们内心深处对廉洁最本质的向往和追求。一个失去了灵魂的人,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游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即使看似光鲜亮丽,但也只是一副空皮囊。广义的廉洁,不仅是面对财物诱惑的不贪不占,更是洞悉生命本质后的无欲则刚;不仅是惧怕后果的功利选择,更是厘清生命价值后的无悔之乐。接下来就和大家谈一谈其中比较印象深刻的几封信。

书中有一封信叫做《什么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作者作为过来人写给年轻人的忠告,让我受益匪浅。年轻干部从出校门到进公门,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样无缝衔接的形式是符合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的要求的。但其实也会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比如社会阅历实践经历不足,内心防线较为脆弱,本就容易被外界所影响,一旦失去敬畏,放纵欲望,就更容易受到利欲熏心之人的诱惑,从而被欲望所完全裹挟,最终失节失德。近年来,多名90后落马,河南省某单位财务股干部李某因沉迷网络赌博,在短短八个月的时间里挪用贪污公款共计1921.88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6个月;某干部原出纳员王某短期内侵吞、骗取公款多达720万余元、某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工作人员张某利用职务之便陆续侵占公款多达6900多万元等等,正是大好年华,有着光明未来的年轻人,如今却因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让自己身陷囹圄。以他人之过,思行事之基,这也给我们所有的青年干部们敲响了警钟。新入职的年轻干部不能够因为觉得有所谓的新手保护期就放纵自己的行为,正因为是新人就更要从踏入体制内的那一刻起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正视并且规制自己的欲望,常常把廉洁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之中,向先进榜样学习,以贪腐之人为戒。

在另一封信中这段话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在人生的长河中,每个人都必须算好两笔账,就是职业生涯中的道德账和利益账。如何平衡这两者,是每一个年轻干部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这句话让我思考了很多,在法院工作,我们常常处于道德和利益的交锋点。每天处理的案件不仅仅是纠纷的解决,更是一次次对自己职业道德的考验。正如书中所提到的,清廉不仅是避免腐败,更是一种日常生活中自我约束的体现。它要求我们在面对可能的利益诱惑时,能够坚守内心的正义和公正,这对年轻干部来说尤为重要。而作者另一“人生七笔账”的概念更是蕴含了人生的智慧和官场的得失之道,作者强调作为公职人员要厘清政治账,要算清经济账,认清名誉账,正视家庭账,数清亲情账,看清自由账,守好健康账,才能够无愧于心,不畏于行。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污染的是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污染的是水源。从初次听到这句话起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深深认识到了法院的神圣使命之所在。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法院作为切实接触者,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更多的破坏分子,妄图钻入欲望的空子,击碎正义的防线。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为自己敲响警钟,要告诫自己时刻拉紧司法这百姓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线。廉洁是法院工作的基石,只有保持清廉,我们才能公正地裁决,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百姓的正义。这种认识使我在工作中要更加谨慎,任何决定不仅要做到表面上的合规,更要在内心深处坚持道德的准则,确保它能够经得起时间和道德的考验。

记得在大学的最后一堂行政法课程结束时,专业老师语重心长地跟我们说了一段话:霍姆斯大法官曾说过法律的灵魂在于经验,更在于它对正义的不懈追求,我希望在座你们,如果能够继续坚持走法律道路,我希望你们一定要时刻铭记公正二字。这是一名老师对学生在离别之际的殷殷嘱托,也是一位前辈对后继者的殷切希望。在读完这本书,我也开始为今后的工作设定一些不容打破的原则,常常三省吾身。是否有时为了图一时的方便或小利,而忽视了规则的界限?是否在压力面前有过妥协甚至是退缩?是否时常坚守内心对正义和公正向往的初心?

一花一世界,须弥芥之间,吟咏慨叹之际,从他人的命运中反思自己,领会警钟为每个人而鸣的真相,愿心似金钿般坚韧不拔。我也将始终坚守法治初心和廉政意识,争取早日成为一名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人民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