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法徽|以法律为翼 护生命之美
在地球的广袤版图上,每一种珍稀动物都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杰作,它们不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遗产。2025年4月8日是第12个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守护珍稀动物的生命,不仅关乎生物多样性,更是人类文明的责任。
法律为盾:筑牢珍稀动物的法网
我国已建立起完善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框架,为濒危物种筑起“防护墙”,《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禁止非法猎捕、杀害、交易、运输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规定对栖息地的保护义务,禁止破坏野生动物生存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最高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小法徽”:触碰法律红线的代价
2022年某省非法贩卖穿山甲案:犯罪团伙因走私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穿山甲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罚金50万元。
2023年网络直播售卖“异宠”案:主播因非法出售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如豹纹陆龟)被刑事拘留。
2024年某市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犯罪嫌疑人因非法猎捕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梅花鹿被刑事拘留。
“小法徽”温馨提示:
“不知情”不是免责理由,购买、饲养保护动物前需确认物种是否合法。网络也并非法外之地,网络平台交易、展示野生动物制品同样违法。
“小法徽”倡议
学法守法,拒绝伤害。不购买、不食用、不收藏野生动物制品。
科学保护,理性参与。不盲目“放生”外来物种,避免破坏生态平衡。
传递理念,呼吁身边人。向亲友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尤其提醒长辈勿轻信“野生动物滋补”谣言。
每一只穿山甲的存活、每一头大象的自由、每一片栖息地的完整,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不仅是一个纪念日,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法治社会的文明底线。让我们以法律为准则,以良知为指引,共同守护地球家园的每一个生命!